经云南经济管理教育学院班子研究,在“中国好老师”公益行动计划办公室的支持下,教育学院小学教育系师生加入“中国好老师”公益行动计划,持续推进“中国好老师”公益行动,以“好老师”育人共同体建设促进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增强队伍凝聚力,引导全体教师朝着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目标而努力;以“好老师”育人模块研究提升教师育人能力和专业能力;以师生参加线上学习为切入点,进一步探索师范生培养线上线下融合的新途径,帮助学生树立努力做“四有好老师”的人生目标成为教育学院师范生培养的更高标准。
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金明华做专题培训,向学院全体教师介绍“中国好老师”公益行动计划工作及要求,重点介绍了七大育人模块的具体研究重点,就下一步的工作任务明确了要求。教育学院崔立华院长强调要以“好老师”公益行动助推学校课程建设、人才培养和教师队伍建设,要把学生线上学习计入学分。崔院长进一步指出,提高课堂质量,提升专业技能,是每一个老师的职责和本分。老师们的课堂有提升,学生才能真正受益,学生们成长了,将来才会有千千万万的孩子和家庭受益。
为提升课堂质量,提高老师们的学科育人能力,教育学院小教系和学前教育系精心组织教师磨课,组织示范课和公开课教研活动。
小教系采取“一课→多评→众讨论”的方式,首先将公开课的信息公开发布,同学们自愿前来体验课堂,然后请专家和老师进驻课堂进行指导,老师们再集思广益,形成更优的教学方案。丁淼老师的公开课《垓下之围》,前来体验课程的学生超过了60人,再加上小教系的老师,整个课堂座无虚席,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课程结束,专家进行了指导和点评,朱维宗教授鼓励大家要钻研教学,善于思考,探索将课程进行整合、二次加工,真正将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作为教学的着眼点,随后老师们也分别从不同的方面提出了许多有针对性的建议,从而使得讲课和听课的老师都真正有收获和启发。小教系主任丁九桃老师对大家也提出期望:认真对待每一节课,每一个学生,言传身教,润物无声,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
学前教育系则是经验丰富的李远宁老师和邹佳希老师的公开示范课。李老师严谨的教学思路、灵活的教学方法、精湛的教学设计及多彩的教学艺术给年轻的老师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邹佳希老师则用背景故事作为切入点,以传统钢琴弹奏教学的方式进行唱谱训练,以说课形式对课堂的设计流程以及相关的重要考查方式进行了阐述和说明。老师们的展示,不仅以小见大的向我们呈现了技能课程的教学环节,也为其他同类型课程教师提供了多元的思路,为老师们提供了方法,打开了思路。
这些公开课、示范课和打磨课为老师们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实践教学、展示才能、交流学习的平台,促进了老师之间的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共同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老师们学科育人的意识不断增强。
↑ 上一篇:体育系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研讨会
↓ 下一篇:教育学院与昆明青田培训学校签订校企合作协议
版权所有 ©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教育学院 滇ICP备05007082号
Copyright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