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18日-20日,云南经济管理学院教育学院名誉院长曹能秀教授、学前教育系副系主任纳玲茹及学前教育教法教研室主任鲁丽萍到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参加由中国教育学会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与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共同主办,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系、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华东师大分中心共同承办的“第二届学前教育质量评价与提升”学术论坛,此论坛汇聚了来自海内外的学前教育专家、学者和一线工作者等700余人。
2019年11月18日,大会于上下午共举行了4场主旨报告,分别由中国教育学会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党委常务副书记黄瑾教授,和中国教育学会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系张明红副教授主持。
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教授、牛津大学教育学院荣誉研究教授Marilyn Fleer作了题为“STEM游戏世界:一种支持高质量游戏、学习和发展的实践模式”的首场主题报告,重点讲述了其“概念性游戏世界”是如何将游戏和认知相结合、以促进0-3岁婴幼儿STEM教育的发展,并展开探讨了“概念性游戏世界”的五大特色。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教育学院教授、伦敦大学学院基础教育教师教育负责人ClareBrooks作了“‘质量’为何?——对早期教师教育领域“质量”共识性理解之追问”的第二场主题报告。Clare指出“质量话语”非常复杂,是一个需要不断展开对话、并提出“正确问题”的过程。
日本御茶水女子大学骨干研究院人类科学系小玉亮子教授作了“测量时代的早期教育质量评价”的第三场主题报告。小玉教授在分析了测量时代的特征及质量观多样性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英国、德国等国与日本学前教育质量评估在评价形式、评价主体等方面的差异,并结合实践提出了“什么才是有价值的?”等关键问题。
多伦多大学安大略省教育研究所应用心理学与人类发展系Rhonda Martinussen副教授作了题为“早期儿童教学法的演进:自我调节、语言及情感社会能力”的主题报告,重点介绍了影响儿童早期学习的关键因素——自我控制能力,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论坛于2019年11月19日继续进行,分6个平行分论坛、34场精彩报告,聚焦“政策与标准”“课程与环境”“儿童与教师”“游戏与学习”“社区与家庭”“3岁以下儿童托育服务”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与交流。
其中,平行分论坛一聚焦于“政策与标准”,由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蔡迎旗教授主持,华东师范大学姜勇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刘晓东教授、东北师范大学严仲连教授、云南师范大学曹能秀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李莉博士、上海华幼教育科技负责刘坤博士等6位专家分享相关研究。
姜勇教授《我国普惠性学前教育5A指标体系的建构与现状分析》
刘晓东教授《学前教育质量评价观刍议》
严仲连教授《当下的学前教育令人满意吗?》
曹能秀教授《近十年英国幼儿教师职前教育政策探析》
李莉博士《5-6岁儿童数与运算问题解决的评估框架及应用》
刘坤博士《OECD国家学前教育质量监测体系的政策与标准的比较和启示》
平行分论坛六,聚焦于“3岁以下儿童托育服务”,由华东师范大学张明红教授主持,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托幼工作处负责人颜慧芬、上海市妇女联合会家庭儿童部部长顾秀娟、昆明学院学前与特殊教育学院副教授李树燕、上海市普陀区早期教育指导中心公益早教部主管王红、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副教授李量等5位专家作相关主题报告。
华东师范大学张明红教授主持分论坛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托幼工作处负责人颜慧芬《新时代托育工作新要求》
上海市妇联家庭儿童部部长顾秀娟《社区幼儿托管点建设的探索和实践》
李树燕副教授《农村贫困地区0-3岁婴幼儿成长环境及养育思考》
上海市普陀区早期教育指导中心公益早教部主管王红《小玩具,大智慧》
李量副教授《闹哄哄的邻居—如何与学步期幼儿共同建构集体游戏》
2019年11月20日,部分参会人员到上海乌南幼儿园参观学习。乌南幼儿园是一所涉外的上海市示范性公办幼儿园。设有境内部12个班级和境外部9个班级,共500多名中外幼儿,幼儿园将开放、多元、整合的办学理念渗透幼儿一日生活中,确立了“身心健康、习惯良好、分享互助、快乐学习”的幼儿发展目标。
上海乌南幼儿园是国家教委实践《幼儿园工作规程》全国十所、上海唯一的试点园,是市课改园、市名师基地、市特色优秀家长学校、市见习教师实践等基地,英国SAW项目落户亚洲的第一家实验校,美国世界儿童早期教育论坛中国合作成员单位、瑞吉欧教育研究等基地,并连续十一次荣获上海市文明单位称号。
通过3天的学习,不仅让我院教师学习了国内外最新的学前教育质量与评估相关研究成果,开拓了我院教师的眼界,还对早期教育相关理论、政策和实践有全面的了解,为我院学前教育专业和学前早期教育方向的发展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版权所有 ©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教育学院 滇ICP备05007082号
Copyright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