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管院首页  |   招生咨询:0871-68314770

 明德  致知  树人 

Mingde Zhizhi Shuren

当前位置:教育学院  >>  学科建设  >>  实践教学  >>  浏览文章

汉语言文学专业协同构建“理论-实践-素养”三维育人新范式 ——2025年度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研讨会圆满落幕

2025年04月14日    教育学院    0

2025年4月11日,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研讨会在第二教学楼608语言实践教学中心举行。会议由汉语言文学专业负责人助理张亚玲主持,汉语言文学专业负责人罗晓艳、昆明市第九中学副校长周书励、昆一中春雨路校区教务主任王璟等校内外教育工作者齐聚一堂,围绕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与人才培养路径展开深度探讨,共谋新时代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育新范式。

8638adc6846f3d4f07c7a8a7332e706b.png

会议伊始,汉语言文学专业负责人罗晓艳系统汇报了近年来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她指出,通过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目前已构建起“理论学习—实践操作—成果反馈”的全链条培养模式,形成了覆盖教学实践基地建设、校外合作平台拓展以及多样化活动创新的多维度育人体系。罗晓艳老师特别提到,校内外联动的实践机制不仅强化了学生的专业技能,更通过成果物化、教研协同等方式,推动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深度衔接。

ab9bfbbff282b49f3cca3d6f396f4137.png

针对实习生培养成效,安宁市实验学校初中语文教研组长刘四平对汉语言文学专业25届实习生的综合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表示,实习生在教学设计与实施、作业批改规范、教研活动参与及师生沟通能力等方面进步显著,充分展现了理论与实践融合的培养成效。

b56365d5b762a5ea9c9e4fcb9b502c97.png

昆明市第九中学副校长周书励分享了该校针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实习生推行的“双导师制”培养模式,即由学科导师与班主任导师共同指导实习生,并配套实施“三个一”能力考核体系——一堂公开课检验教学实践能力、一小时限时论文考察学术思维水平、一场答辩评估综合素养。这一模式在提升实习生课堂达标率、文本分析深度及教育反思能力方面成效显著,为高校与中学协同育人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经验。

聚焦学生核心能力培养,昆一中春雨路校区教务主任王璟老师提出系列课程改革方案。针对当前普遍存在的“文本解读能力薄弱”“阅读深度不足”等问题,她倡议增设“沉浸式无干扰阅读”“当堂限时写作”等创新课程,强调教学设计应摒弃对现成案例的依赖,转而以独立思考为起点,构建“自主探究—实践验证—迭代优化”的能力生成路径。此外,王璟老师还建议通过定制书单、抽签分享等形式活化“读书会”机制,激发学生的经典阅读兴趣与批判性思维潜能。

b7e66cbaa54c3fd4c5aeca58d3f51d9c.png

本次研讨会通过校内外教育者的智慧碰撞,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优化指明了方向。后续汉语言文学专业将整合多方建议,重点推进“双师型”导师库建设、实践课程模块迭代以及校地合作平台升级,着力打造“基础扎实、能力复合、创新突出”的汉语言文学人才培养新生态,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服务地方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

至善育人

    图文:李睿聪 李艳玲

编辑:高其欢

  一审一校:王婷瑾

二审二校:萧敏

 三审三校:王为仕

版权所有 ©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教育学院    滇ICP备05007082号    

Copyright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