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涌云岭际,扬帆奋进时。随着体育强国战略的深入推进,当前体育教育的需求持续攀升。为打破高校人才培养与行业实践需求的壁垒,培育兼具专业深度与市场适配性的体育教育人才,2025年7月7-8日,上海彭彭体育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彭时强先生与体育教育专业携手开展了专题讲座、实践教学基地共建、实习生面试、公开示范课等“立体式合作盛宴”,正式开启深度协同新篇章。本次合作不仅深化产教融合,助力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明晰行业发展方向、提升职业素养,也为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提供了更多实践与就业机会,也推动了体育教育领域的产教融合发展。
精彩讲座互动频繁:
专业分享点燃学子热情
7月7日15:00,在图书馆二号报告厅,由教育学院副院长丁淼老师主持,以“体育机构行业工作内容与专业素养”为主题开展专题讲座。彭老师以个人的专业学习经历、创业发展以及个人现今的成就为时间线,以体育教育专业“大师兄”的角色告诉学生们:“体育教育不是简单的‘教技能’,而是要成为‘懂孩子、通教育、精运动’的复合型人才”。讲座中,彭老师结合彭彭体育科技有限公司团队幼儿体育课程研发、师资培训、场馆运营中的实战案例,深入阐释了新时代体育教育从业者需具备的“三大核心能力”:一是基于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课程设计能力,二是兼顾专业性与趣味性的教学执行能力,三是适应行业快速迭代的学习创新能力。他特别强调,高校培养的体育人才若想快速融入职场,需在在校期间就建立“客户思维”——既要懂运动科学,更要懂教育场景,让专业技能真正服务于不同年龄段学生的成长需求。
两个小时的讲座中,学生们时而凝神记录,时而举手互动。“幼儿体育课程如何平衡安全性与趣味性?”“体育机构的课程与学校课程在教学上有何差异?”面对学生们抛出的问题,彭老师均逐一拆解,用生动的案例将抽象的行业经验转化为可感知的成长路径,为学生们勾勒出清晰的职业发展坐标。教育学院张娟副院长总结讲到“彭老师的讲座为同学们打开了体育教育行业的实践之窗,其分享的成长经历与核心能力要求,让大家对行业需求有了更清晰的认知。希望同学们牢记体育教师的职业定位,将专业所学与实践需求相结合,在校期间便筑牢根基、找准方向,未来在体育教育领域绽放光彩”。
校企洽谈共话合作:
实习基地正式授牌
讲座结束后,彭老师与教育学院院长崔立华老师在三教301-1开展座谈,就深化校企合作展开深入交流。崔院长表示:“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对人才的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希望通过与彭彭体育科技有限公司的合作,让学生在实践岗位中锻炼,把课堂知识转化为实战能力”。彭老师回应道:“社会对体育的需求更新是离不开专业人才的发展,而学院正是人才的‘源头活水’。未来,将计划从三个方面推进合作:一是共建实践课程,让单位的资深教练走进课堂,分享一线案例;二是开通‘实习-就业’直通车,优秀实习生可直接获得入职机会;三是联合开展幼儿体育研究,把教学成果转化为更科学的训练体系持续为社会服务”。双方达成共识后举行了的实习基地授牌仪式,标志着校企合作迈出实质性一步。
精准对接实习+就业:
双向选择激活人才流动
7月8日上午9:00,在第三教学楼406室,由体育教育专业负责人熊娜老师、上海彭彭体育科技有限公司开展了实习面试专场。经过前期报名筛选,30余名学生进入面试环节,面试现场设置“技能展示”“模拟教学”“情景问答”三个环节,全方位考察学生的专业能力。同学们认真准备、积极表现、大方的展示自己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最终有6名学生顺利定岗,1人实习+就业转正,为后续人才输送奠定了良好基础。
课堂实战显真章:
解锁幼儿体育教学新范式
“小朋友们,谁要成为‘小公主/王子’呀?”当天下午,一场别开生面的3-7岁儿童体适能示范课在学校网球馆展开。彭老师以情景模拟教学和体育游戏的高度融合,展示了一堂融“多感官互动”的体育示范课。课堂上,彭老师通过儿歌引导、道具辅助、情景创设等方式,将基本动作训练融入“公主/王子历险记”主题游戏中,幼儿积极参与、现场一片欢声笑语。整个教学过程中,“教什么”与“怎么教”的逻辑清晰可见——既紧扣幼儿体育发展目标,又通过趣味设计让孩子主动参与。观摩的学生们认真看课学习,实习生马同学表示“原来幼儿体育教学要‘藏目标于游戏’,既要关注动作规范,更要保护孩子的运动兴趣”。课后,彭老师还与师生展开教研讨论,从“课堂突发情况处理”“家长观课沟通技巧”等实操层面分享经验,让学生们对幼儿体育教学的复杂性与专业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此次教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与上海彭彭体育的深度联动,既是对“产教融合”政策的积极响应,更是对体育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探索。从行业前沿讲座廓清认知,到实习基地搭建实践平台,从课堂实战传递教学智慧,再到精准招聘打通就业通道,一系列活动环环相扣,共同构成“认知-实践-就业”的完整培养链条。未来,双方将在此基础上拓展“课程共研”“资源共享”等合作维度,让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在校园里就能触摸行业脉搏,让企业在参与培养过程中收获适配人才,最终实现“学生成长、学校发展、企业增效”的三方共赢。
至善育人
图文:熊娜
编辑:赵晓燕
一审一校:尚丽媛
二审二校:张娟
三审三校:王为仕
↑ 上一篇:拓岗交流谋发展,产教协同育人才 ——体育教育专业携手地方企业搭建合作育人新平台
↓ 下一篇:没有了
版权所有 ©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教育学院 滇ICP备05007082号
Copyright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教育学院